收藏本站( Ctrl+D )
当前位置:根城书网>都市言情>这个影帝只想考证> 第975章 是郝运高,还是姜闻高(求月票)

第975章 是郝运高,还是姜闻高(求月票)(1 / 2)

影评圈有一类群体,叫做解读党。

他们号称是导演的嘴替。

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,完全就是看这部电影能不能经得起他们解读,能不能让他们费点脑细胞。

今天就有几个这样的影评人搞到了首映场的票。

他们几个坐在一个角落位置,静静地看他们的“偶像”姜闻新电影。

准备炮烙出一篇深度解读文章。

什么,过度解读?

不存在的,什么特么的叫特么的过度解读啊。

姜闻之前的电影《太阳照常升起》,就让他们过足了解读的瘾,等了好几年才等到了这一部,自然不会放过。

虽说这新电影是姜闻和郝运师徒两个一起执导的,但是他们解读过瘾的上一部电影,正是郝运执导的《hello!树先生》。

郝运的《心迷宫》也是经得起解读的好作品。

所以,郝运搀和进来,不仅没有让解读党们失望,反而充满了期待。

他们也没有白期待。

这部电影越看越能解读出很多东西。

前边冒着蒸汽的马拉火车,岂不正是民国社会现状。

三个人吃着火锅唱着歌,看似平常,但是……

很多细节的东西很奇怪啊。

比如,李叔同的《送别》应该是1915年创作,并且通过丰子恺的书传播出来,而电影字幕显示出来的时间线是南部中国,北洋年间,1920年。

按理来说,那时候又没有网络,传播速度没可能这么快的。

那么……

bug?

不存在的,姜闻和郝运的联手,一个是大师,一个是未来的大师,怎么可能会出现如此肤浅的bug。

解读党一边看电影一边展开脑洞,而且还在本子上进行速记。

这群人很骚气的用荧光笔记录,再通过低声交谈,快速的交换重要观点。

首映礼本来就很难保持安静,所以也没有人管他们。

很快,有知识渊博的解读党想到了什么。

李叔同创作这首歌的时候,他在金陵和申城两所大学当老师,有没有可能他上课,交给学生唱,学生们传唱出去的。

在包邮区一带的上流文化阶层会唱这首歌。

而这三个人里头有人属于这个阶层——至少能够接触到这个阶层。

也就是说,这仨人绝非买官的乡间豪绅。

至少里头有个“头”。

那么,这三个人里,谁才是来自“上流阶层”呢。

解读党们很快通过三人的互动看出来了。

汤师爷肯定不是。

马大缸饰演的这个角色,显然是个丑角,他要拍县太爷的马屁才能生存。

歌唱完的时候,他鼓掌叫好,却被县太爷严厉的质问,好吃还是好听。

这一段就很有“内核”。

几个解读党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不简单。

觉得县长这是怀疑师爷和夫人有一腿,在用这种方式试探质问,暗藏杀机。

就跟曹操和刘备在一块儿煮酒论英雄似的。

曹操可以说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

但是刘备不能这么说。

不然就直接被拉出去曹翻了。

那么,既然头顶已经开始冒绿光了,县长为什么不能直接弄死师爷,反而要拐弯抹角的试探呢。

因为夫人才是“头”!

另外,再回忆一下三人唱歌,就发现夫人最后一句唱错了。

三人唱歌,师爷和县长,其实都是在跟着夫人唱,那么夫人是忘词了呢,还是故意的。

解读党倾向于是故意的。

因为最后一句唱“错”了,这首歌就没有了原本的离别凄清。

变得符合走马上任的志得意满。

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

夫人不仅会唱,还能改,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——玩物。

而且,汤师爷也不简单。

面对县长的刁难,师爷应对自如,夫人竟然也帮着说话。

随后,葛大爷去后边慰问护送他们的陆军,正好可以从后景中看到师爷走到夫人身边,弯腰和夫人来了个亲吻,接着是二人一连串的打情骂俏。

更加印证了,这三个人里头夫人才是买官头目,其他两个都是牛马。

那么,夫人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?

兵荒马乱的年月,一个女人……

解读党们对火车里这场戏反复解读,解读出了许许多多的东西,再和后边的剧情一一对照,就都有了印证。

高啊!

葛大爷问,是好吃还是好听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